2008年,巴西导演若泽·帕迪利亚执导的《精英部队》在柏林勇擒金熊奖。续集《精英部队2》将于今日内地上映,在昨日的媒体看片会后,火爆的剧情、血腥的场面以及对巴西贫民区的写实拍摄都相当犀利。
近日,好莱坞影星基努里维斯为自编自导自演的功夫影片《太极侠》来京挑选女主角,曾先后与黄圣依、何超仪等女星洽谈见面。昨天下午,基努里维斯约见房祖名,两人相谈甚欢,疑为电影选角。
在电影《鸿门宴》中,樊哙被塑造成了刘邦最忠诚的战友,最得力的部下。很多人从樊哙的身上看到了当年“山鸡哥”豪情万丈义薄云天的影子,陈小春却说,樊哙不是“山鸡哥”,“义气两字很难挂在嘴边,但哥们就应该好好珍惜。”
在刘镇伟导演新作《东成西就2011》里出演刻薄商人“周董”的陈奕迅,在影片上映前夕的采访里谈起了另一部《东成西就》,还思考起里面的同性恋问题。如果有机会,他甚至向往去演那个自大又倒霉的“西毒”欧阳锋,“因为我的人比较没有那种感觉”。
陈奕迅接受采访,36岁再看《东成西就》思考的居然是同性恋话题。网易娱乐11月22日报道 刘镇伟导演新作《东成西就2011》即将在11月24日进入贺岁档,片名搭了十年前《东成西就》的便车,故事却跟“东邪”、“西毒”没瓜葛;担正男主角的陈奕迅角色名叫“周董”,跟唱《双截棍》的周董也没半毛钱关系。这个看似严肃的地产商人表面自我膨胀,内心有文艺青年的影子。在接受采访时,陈奕迅忍不住回味起他在片中的大段台词,随之进入自high化境。
陈奕迅的采访,精彩的部分不在他说了什么,而是他演了什么,似乎随处都是舞台,必须亲力亲为地表现才能道明白本该由言语完成的内容。谈到老版《东成西就》,36岁时再看,他想的是为什么刘嘉玲演的周伯通可以和师兄恋爱。他希望自己可以试下欧阳锋,现场示范起“蛤蟆功”:“我可能有被虐狂,想试下脸被打得肿肿的,而且我从来没带过那种波斯国的头套,他那种嚣张的语气,很爽的感觉,我比较向往,因为我这个人比较没有那种感觉。”
网易娱乐:你现在还对以前那版《东成西就》有印象吗?
陈奕迅:有啊,我其实在录新国语专辑的时候还看了一遍,拍完之后很想念那部电影,拍完就去温州开演唱会,我在开演唱会的时候还在想这部电影,因为拍的时候情绪起伏太大了,我很想念这个剧组。6月底就忍不住看了一遍。印象很深,给我一个重新的体验。之前很多情节都忘了,重新看一遍好好玩,因为看到那么多大明星都在很鬼马地演一个闹剧。
网易娱乐:哪些东西现在还会回味?
陈奕迅:我现在重看一遍会想到,为什么刘嘉玲要演周伯通,她为什么要演一个男的。到我现在37岁的年龄来看这部电影-那个时候还是36,还没过生日(笑)-她是个女的,周伯通是男的,周伯通爱上了他的师兄,男人跟男人可以谈恋爱吗?可以有爱吗?我觉得可以有啊,我跟我父亲也有爱啊。长大才会想这个事情,那个时候可能只会关注层次比较表面的东西,像林青霞啊、王祖贤啊、叶玉卿啊、梁朝伟啊、张国荣,就觉得原来他们可以这么闹,很有趣,现在就会很深入地去想,像张曼玉演的国师跟梁朝伟的“西毒”和他表妹的三角关系很奇怪。
网易娱乐:你有想过如果让你演老版《东成西就》,你可以演谁?
陈奕迅:你让我演张国荣的那个......(太骚了?)不一定啊,你没有看过陈奕迅那种感觉,对我来说戴个古装头套已经很搞笑,但梁家辉那个是真的很搞笑,我肯定不会演这个,我没有家辉哥那种态度。我以前没有那么仔细看梁朝伟的演技,但现在看其实蛮难演的,他那个“蛤蟆功”其实很难演的!(你演到了啊!)哎呀,在现场再说啦,我觉得可能会挑这个角色,他演的时候节奏要拿捏得很准,你以为很简单,我可能有被虐狂,想试下脸被打得肿肿的,他的嘴又很像小鸭子,而且我从来没带过那种波斯国的头套,他那种“嘿嘿嘿”的语气,很爽的感觉,我比较向往,因为我这个人比较没有那种感觉。
网易娱乐:新版《东成西就2011》多了很多歌舞元素,你有参与创作吗?
陈奕迅:因为宣传的片子都用了歌舞为主,我想导演给大家的感觉演员都是歌手,导演也说过,他让我很惊讶,他觉得有当过歌手演员之间会有一种演员没有的默契。我后来想想:有吗?我觉得可能有,因为我们都很自然的,可能我们要常常出来宣传,面对的人次跟演员不一样,歌手比较social,演员很少出来做宣传有一堆人围着的,很难形容得出来,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想想。
网易娱乐:导演说你们在现场还挺爱飙歌的。
陈奕迅:莫文蔚不会唱歌,(谁带头唱?)我啊,其实苏永康也是很喜欢唱歌的人,房祖名喜欢弹吉他,谭维维喜欢看我们弹和唱,我跟莫文蔚和邓丽欣的戏最多,其他人那两个月里面见得不多。
网易娱乐:你跟莫文蔚过去演的电影套路和角色背景差别都挺大的,所谓默契从何而来?
陈奕迅:我觉得有时候根本不用验,是周遭的气氛,镜头的运用才让画面有感觉。有时候就心里看着大家,对白不用说出来。真的没有太多排练,每一场就听导演的,快速排一下,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那段对白,很长,又要在很快的时间里完成(然后开始念起来),巴拉巴拉巴拉.......但是画面跟对白是完全不搭的,我觉得这个感觉很新鲜。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作者:文/3pinky 图、视频/663)
随着《金陵十三钗》上映日期的临近,出品人张伟平在底气越来足的同时,说话也越来越谨慎。无论怎样,他依旧是那个敢想敢做的张伟平。他批评现在的华语电影只知跟风和模仿,“直到把观众看吐了为止”,他还说现在是华语电影要打翻身仗的时候,“不能老被好莱坞大片压着打。”
张伟平(资料图)。
网易娱乐11月9日报道(文/企小鹅)随着《金陵十三钗》上映日期的临近,出品人张伟平在底气越来足的同时,说话也越来越谨慎。他一面放言之前预测的十亿元票房现在仅仅是“起步价”,一面又不断强调“一个月之后你就知道了。”但是对于“十三钗”和中国电影而言,他依旧是那个敢想敢做,说一不二的张伟平。他说现在的华语电影就是跟风和模仿,“直到把观众看吐了为止”,他说现在是华语电影要打翻身仗的时候,“不能老被好莱坞大片压着打。”他还说《十三钗》会给中国导演提供一条新的创作思路,但拒绝承认它会成为标杆,“我说这话就太不谦虚了。”
北美攻略:最重要是把握话语权
网易娱乐:好莱坞很多主流媒体都报道了《十三钗》北美版权已经售出的消息。
张伟平:其实我们在北美发行上吃过亏。我们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在北美的发行商眼里它就是一部外语片,他们的国产片就是美国电影。像《英雄》被北美发行商**了以后就雪藏了,因为他手头还有十几部他自己投资的美国片,那《英雄》肯定变成后儿子了,跟亲儿子没法比,所以就要被雪藏。《英雄》是雪藏两年以后才在北美暑期档上映的。所以这次跟好莱坞的片商谈判,我就本着一个原则,这是一个具有国际大片水准的中国电影,所以我们要在好莱坞的圣诞档上映,选择圣诞档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参加奥斯卡奖项的评选,其次就是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好莱坞圣诞档主流商业院线上映,这个我认为非常有意义。
网易娱乐:好莱坞相关的报道**别强调这一点,《十三钗》不光可以角逐最佳外语片,也会角逐单项奖。
张伟平:对,这个也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好莱坞主流的商业院线上映,因为以前我们好多片子都是只在中国城放一下,这跟主流商业院线完全是俩概念。
网易娱乐:主流商业院线上映是不是完全交给北美发行商运作?
张伟平:是,完全交给他们运作。因为那一亩三分地归美国人管,坦率的说中国人在美国人的地盘上没有优势。
网易娱乐:这一次采取的是**还是分账?
张伟平:直接分账。直接分账体现了我们对这部影片实力的自信。《英雄》是**,给你个价钱,你拿了这个钱剩下跟你没关系,这个片子赚多少钱都跟你没关系,什么时候发行跟你也没关系。你拿了钱走人,你没有版权。但这个片子不是,这个片子是分账,我们有话语权。
网易娱乐:分账的话语权指的是什么?
张伟平:分账的话语权就是我们跟北美片商利益是均等的,甚至我们是大头,他们是小头。说白了我们掌握话语权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是控股方。他们发行的计划,发行的策略以及所有发行的步骤都要经过我们同意。这就叫话语权,很重要。
网易娱乐:现在北美的分账已经敲定了,自己心里有没有一个预期北美能卖多少?
张伟平:坦率的说这几年中国电影在北美的票房是惨不忍睹,《英雄》之后你可以查一下中国电影在整个北美的票房,可以用惨败两个字形容,这是一个事实。所以我们这次能够拿到北美圣诞档主流院线上映,我们已经觉得我们赢了,从市场上我们已经占了先机。后面就看票房了,我坚信这部影片在北美市场的实力,发行商也非常有信心,就是因为非常有信心,所以才敢当第一部放在北美圣诞档上映的中国电影。
网易娱乐:所以即使和那些好莱坞大片同场竞技,票房也不会逊色。
张伟平:对,电影之间没有可比性,给北美观众提供多一种选择一定不是坏事。我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在北美市场来个开门红。
通吃技巧:海外片商眼中的亮点是“十三钗”
网易娱乐:北美版的海报上面连贝尔都没有了。
张伟平:对,谁都没有了。我们已经发了动态的视频了,现在就要留给大家想象的空间了。
网易娱乐:这款海报在北美反响怎么样?
张伟平:挺好,北美的发行商很喜欢这款海报。他们觉得这个海报可以给观众带来很多想象力。有些海报太直白了,太商业了,不一定给观众带来期待。这次咱们引起观众的兴趣,让他们有所期待。
网易娱乐:英文片名叫“战争之花”(Flower of war),这个片名谁起的?
张伟平:这个片名是北美发行商和国际发行商他们一块起的。
网易娱乐:他们当时有没有解释一下为什么起这个名?
张伟平:他们跟我解释了,他们反复看了几遍影片之后,认为起“战争之花”这个名字是最恰当的。因为他们觉得这部片子的重点还是在十三钗身上。最大的亮点还是舍身取义的十三钗。
网易娱乐:这是不是意味着十三钗盖过了贝尔的风头?
张伟平:那倒不是,各有千秋,你看了电影就知道了,我觉得请贝尔出演这部影片的男一号是一个非常正确和明智的选择,因为从我们影片初期的定位就是国际大片,好莱坞的演员这次我们邀请贝尔,他不只是敬业,他同时在全世界都有票房号召力,我们中国的演员就只局限于国门之内,这个局限比较大。
网易娱乐:所以贝尔是帮助这部电影走出去的。
张伟平:电影一定要走出去,真正走出去不是空话,在实际的行动,包括影片故事的国际化和制作的国际化都得有。包括这次请贝尔参与演出以及请威廉姆斯团队的参与制作,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奥斯卡新出炉的男配角获得者为中国电影打工。所以你会在预告片上发现很多英文的对白,这种安排既让北美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容易理解,又不影响中国观众欣赏,因为中国观众看美国大片看了这么多年已经很习惯看英文对白了。所以这样既兼顾了北美观众,又体现了国际化。
电影核心:十三钗能体现中国的主流价值观
网易娱乐:你刚才提到中国观众已经习惯了美国大片的英文对白所以才放心的在《十三钗》里使用大量英文对白,所以你希望观众观众把《十三钗》当一部好莱坞大片看吗?
张伟平:好莱坞的大片故事离我们观众很远,而《十三钗》的故事是离中国观众最近的,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耳熟能详,不管是南京大屠杀,还是抗日战争,我们都很熟悉。不管是从教科书上还是从史料中我们都会有所了解。所以我说《十三钗》跟好莱坞大片真正的区别,就是这部影片它的故事离中国观众近,尽管它的制作和它的创作团队是打造国际大片的水准,但是故事有别于好莱坞大片,好莱坞大片不会讲纯粹的中国故事。
网易娱乐:等于是用好莱坞的技术手法讲了一个中国内核。
张伟平:对。而且是一部纯粹的中国故事、中国电影。
网易娱乐:这算不算是在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主流价值观?
张伟平:我觉得中国人的精神,尤其是中华的民族精神、中国人的血性,中国人的爱国精神,从十三钗身上都能体现出来,包括从一些抗战将士上也能体现出来。我觉得这个是《十三钗》这部影片离中国观众最近的地方,一部好的电影一定离不开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说的所谓主流价值观。
网易娱乐:向国际市场推广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华语电影近几年来成功的很少。
张伟平:纯商业就很难体现出民族精神。我觉得商业不是不好,但是我觉得电影应该兼顾,商业和艺术应该兼顾。到目前为止,对我们中国导演而言,还没有找到一条兼顾商业和艺术行之有效的方法,或者目前为止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道难题。所以这次《十三钗》我们希望尝试能够既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又能够给观众带来艺术的享受。我希望能够做到这两点。
国内布局:中国电影不能总是复制和模仿
网易娱乐:在开机的时候你曾经预测过《十三钗》在国内能卖十个亿,现在片子拍完了有没有信心再增加一些?
张伟平:当然。信心一定是根据影片的实力来的,现在可以说以《十三钗》的这个实力,十亿就是起步。我跟中影、华夏这两家公司是以发行美国大片的方式来发行《十三钗》的,全国分甲乙区,只有发行美国大片的时候中影、华夏才会采用这种以甲乙区发行的方式。我跟中影、华夏的老总说这个片子起步十个亿,这个一定是有的放矢的,还有一个月你就可以看到结果,还有一个月你就可以验证我说的话是不是正确。
网易娱乐:票房十个亿起步奔着多少个亿去呢?
张伟平:那等影片上市以后就会看到。我觉得现在是中国电影该打翻身仗的时候了,不能老被好莱坞大片压着打。中国电影毕竟是离中国观众最近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现在中国电影需要提高竞争势力。现在中国电影就是没完没了的复制和模仿,非得把观众看恶心了为止,看吐了为止,这不是自毁前程嘛。所以我希望《十三钗》能够开个好头,给中国导演一些新的思路,因为电影一定是需要创新的。当年我为什么没拍《英雄2》?就是因为我们拿不出一个创新的思路。我们当年拍《英雄2》肯定是挣钱,多少人都跟我说过。现在很多片子都是只要第一部红了,马上就二三四五,直到拍烂了为止,把观众看吐了为止。所以当时我们放弃《英雄2》,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超越《英雄》的思路我们就永远不拍。我觉得电影一定要给观众不断带来创新的理念。创新我觉得不光是视觉上的,更重要的是故事上的。我觉得电影的核心一定是故事,这次《金陵十三钗》为什么是两个多小时,就是因为故事上我们实在是难以割舍。既然是一环扣一环的故事,那就只好两个多小时了。
网易娱乐:《十三钗》既然能为中国电影导演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是不是意味着它能成为一个标杆,供人学习。
张伟平:我不能说这个话,太不谦虚了。我觉得作为导演来说永远是靠作品说话。你的作品没有实力,你就没有话语权。所以作品我觉得是导演的话语权,我不能说,我觉得最后让电影说话吧。为什么张艺谋到现在为止不接受采访,我觉得张艺谋最好的做法就是让他的电影说话,这个很重要。
网易娱乐:张导现在是个什么状态?
张伟平:他后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后期的宣传,包括北美的发行和宣传。过两天我们俩要去洛杉矶谈关于北美发行的事,挺忙的,根本闲不下来。
网易娱乐:他自己是不是也挺兴奋的?
张伟平:当然。电影对他来说永远是最好的**。
网易娱乐:这个片拍完了之后你们俩有没有交流交流感想。
张伟平:感想肯定交流过,而且不只一次交流过。我觉得最好的答案还是在观众中,还是要等影片上映之后再说。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原标题:专访《十三钗》张伟平:华语片要打翻身仗
关键词:张伟平,张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