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电影资讯 > 又来一个「爆款」,票房很高,问题不少

又来一个「爆款」,票房很高,问题不少

发布时间:2018-09-18 13:00:30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电影派 Vol.1376 韩国电影,又出了一个爆款。 它于2018年8月15日上映,当天开画,票房不及《与神同行2:因与缘》, 第二天,就开始反超,并一跃成为票房冠军。 上映4天,观影人次突破100万。 ...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电影派

Vol.1376

韩国电影,又出了一个爆款。

它于2018年8月15日上映,当天开画,票房不及《与神同行2:因与缘》,

第二天,就开始反超,并一跃成为票房冠军。

上映4天,观影人次突破100万

这部影片节奏感很强,戏剧张力大,关注的社会议题也引出了广泛的讨论。

它就是——

《目击者》(2018)

故事刚开始,是一个日常场景。

一个母亲,女儿被私家车撞了。

母亲苦苦寻找目击者,想伸张正义,没有人理会。

当她问到主人公韩尚勋,他也只是用礼貌性地微笑。

耐心倾听,但一句话没说

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韩尚勋晚上应酬完,在电梯里,一个女人形色慌张。

又问韩尚勋。

醉醺醺的他回到家,想到阳台上透口气。

眼里的一幕给他醒了酒。

他刚要报警,好巧不巧,房间里的灯亮了,吓得他摔了手机。

原来是妻子起夜倒水喝。

当韩尚勋再次走向阳台,凶手朝楼的方向给出了警告。

凶手自然也是怕众人的围观。

过了好久,被击打的女人奄奄一息,靠着最后一口气撑着,想要报警。

没想到。

凶手又回来了。

他挂了报警电话,又是重重两锤。

女人死了。她生前看到的世界的最后一面,是居民楼

女人两次被击打,中间隔了两个小时。

我们发现,这个女人本可以不死。

如果,如果居民楼有人看见了,真的报了警。

但问题也来了,假如我们是主人公,我们敢拨出那个电话么?

打了,很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不打,良心不安,但保住了平安。

这也是《目击者》的价值所在,影片本身,就是一个发问

第二天一早,韩尚勋就犯了心病。

警察在楼下办案,老婆想去围观,他不让去。

他特地叮嘱老婆要亲自接女儿放学。

出门时还特地提醒老婆要关好门。

他怕了。

他的愿望其实也很单纯,他要保住一家人的平安。

去邮箱拿挂号信,拿个信件被撞了,能吓个半死。

李尚勋害怕那个杀人凶手缠上了他。

当他在案发现场,试着代入凶手的视角,看看能否看到自己的阳台。

但这一幕,被凶手抓拍了下来。

作为目击者的他,这回被凶手“目击”了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逃就能脱身的。

撒手不管,很可能,下一次,**的双手就会向自己伸过来

警察向居民询问,她们都是敷衍。

甚至,妇女协会还送来了一份联名书。

她们的算盘是,死者不是她们所在的小区的人,没必要招惹麻烦。

如果案子扩大了影响,对小区的声誉、房价都会有损害。

标准的利己主义

警方呢?

警察队长在得知被害人没有报警成功时,居然暗自庆幸。

他和居民一样,只要事情不牵扯到自己就万事大吉。

人情的冷漠,胜过凶手的冷血

唯一一个努力寻求真相的,是张在烨警官。

他还有人的悲悯之心。

紧接着,韩尚勋家里开始收到骚扰电话,是试探,也是警告。

威胁一点点逼近这个家庭。

而当张在烨警官询问案情的时候,韩尚勋没有给出任何信息。

他害怕警察不作为,做了证人,万一没抓到凶手,自己反而遭了秧。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又生枝节。

凶手将线索指向了死者的男友,并提前把他害死。

警队顺势结案,并借助媒体平息市民怨愤。

这时候,警方只有张在烨警官存着疑虑。

单从房间的布置看,就很有蹊跷。

疑点1:杀人狂魔,居然有女朋友;

疑点2:作案工具都在家里摆放着。

大数据显示,凶手将作案工具藏在家里的概率只有5%

接着,之前在电梯跟韩尚勋打招呼的女人找上门来,想拉他一块去报警。

她明白,灾祸不是隐瞒了,就不存在了

韩尚勋因为要自保,又一次置之不理。

但是,这女人的举动被凶手发现了。

而这,导致韩尚勋第三次成为“目击者”

这个女人也被残忍地杀害了。

为了保全妻女的安全,在警察面前,他大吼着不知情。

很明显,这是说给凶手听。

但这没有阻挡住凶手的施恶。

目击者一个接一个死去,无辜女性再遭毒手。

而当凶手的魔爪终于伸向了自己的妻女时。

韩尚勋终于爆发了。

故事的结尾,警察仍然没有行之有效的作为。

韩尚勋因为妻女安全受到威胁而愤怒。

决心手刃恶魔。

也许是苍天有眼,一场泥石流冲了过来,帮了他的大忙,他击败了恶魔。

《目击者》的灵感来自1964年震惊全美的“吉诺维斯凶杀案”——

当时一位女性在街头被凶手**、被刀刺死。但在长达35分钟的命案现场当中,竟有38人目击惨剧。却没有任何一人出面协助受害者,或至少向警方报案。

这一事件直接发展出社会心理学上的“旁观者效应”

简单说,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在面对紧急事态,人会因为他人的在场而抑制自己的反应,导致众人都没有积极的作为。

导演受到这起案件的启发,将这一案件扮演到韩国人的生活中。

导演在采访时说——

南韩国民有60%都居住在大楼当中,我也不例外。不过即使只隔了一道墙,但邻居们竟然都彼此漠不关心。我想要表达在这种生活方式当中,当有杀人命案发生时,人们所会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导演是想透过这个电影,对社会上的人情冷漠,以及政府的不作为做一番批判。

不过,影片在情节设置上存在不少逻辑问题

比如,在当下的环境里,大白天连续入室杀人,不可能没有监控可供调查;

比如,当男主角意识到妻女的生命将要受到威胁时,没想过报警,申请警方保护;

甚至,凶手就在警察身后的远处,也没有指认凶手。

影片显然是在刻意将政府机关悬置

导演这么做,无非是要逼迫主角来一场个人与个人的决斗,

也就是说,社会的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每个人的改善开始

但从电影的角度看,完成度欠缺。

从它的社会意义看,派爷觉得还是非常值得推荐。

在影片的结尾,韩尚勋回到案发现场,四周有几家住户的窗户还亮着灯。

他大声喊叫:“救人啊!”

无人应答。

这个结尾非常有力。

这声呐喊同时也喊向了观众,喊向了世人。

如果人人都为了自保熄灭了自己内心的那盏灯,

那么这个世界只会越来越灰暗。

一个zan=【今天点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原标题:又来一个「爆款」,票房很高,问题不少

关键词:目击者,腾讯网,腾讯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