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明星新闻 > 中国导演也拍过《网络谜踪》?伪纪录桌面电影别有洞天

中国导演也拍过《网络谜踪》?伪纪录桌面电影别有洞天

发布时间:2018-10-22 13:00:57
最近电影《网络谜踪》大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惯了上天入地各种特效的观众,没想到还可以端坐在电脑面前,全程通过电子屏幕的打开与切换来浏览一个故事,有着异常真实的临场感。小成本小格局,却别有洞天。   故事其实简单,一位父亲发现女儿失踪,除了报警,他打开女儿的电脑展 ...

  最近电影《网络谜踪》大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惯了上天入地各种特效的观众,没想到还可以端坐在电脑面前,全程通过电子屏幕的打开与切换来浏览一个故事,有着异常真实的临场感。小成本小格局,却别有洞天。

  故事其实简单,一位父亲发现女儿失踪,除了报警,他打开女儿的电脑展开调查。通过社交网站、手机短信、电子地图等拼凑出来的那个女儿,孤独、善良、叛逆,可以说是父亲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并非视而不见,过去是不得其门而入。

  生于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有无数个树洞,这是现代人的狡兔三窟。要了解一个人,必须通过很多个入口,父亲排查了多次无功而返,终于想起女儿在某个直播平台的蛛丝马迹。

  除了《网络谜踪》,今年还有《暗网》、《网诱惊魂》等类似作品出现,它们被称之为“伪纪录桌面电影”。

  这个时代的创作者理应对无孔不入的网络元素做出这样的反应,就像当年岩井俊二在电影《莉莉周的一切》里,拿整面银幕当黑屏,一字一字敲出论坛聊天。

  将近二十年过去,整个电脑页面也能呈现在银幕上,当主角将鼠标长久停留在某张照片上,或是犹豫着删除一段已经打好的短信,观众已经脑补出当事人的内心活动,冰冷的桌面会说话。

  有人说,像《网络谜踪》这么简单而年轻的电影,在中国上一个尝试的人是陈凯歌。《网络谜踪》的英文名Searching直译过来,正是陈凯歌六年前那部《搜索》的片名。

  再看《搜索》,会发现大量伪纪录桌面元素,包括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博客、电视新闻节目、小区监控录像等等。不过电影讽刺的是,网络所见都是一鳞半爪,拼凑起来,未必就是真相。

  《搜索》里的网络,是与现实对立的冰冷无情的存在,隐藏在网络背后的发言,更是夸张、矫情、煽动。此前陈凯歌饱受舆论之苦,其实是借女主角被网络人肉搜索杀死的故事,浇自己心中块垒。

  到了《网络谜踪》的今天,我们的情感与心理的表达,越来越依赖网络,换言之,网络身份已是我们的一部分。

  贾樟柯《江湖儿女》的最后一幕,监视器摄像头画面里,巧巧孤零零地站在楼道里,画质很差,像是无数块马赛克组成。

  “那么有数码感,又是垃圾影像,随时可以被清除、扔掉,消失得无影无踪。”贾樟柯解释这个结尾。

  这也是带有伪纪录桌面元素的一幕,让人无比惆怅。(长凤新)

原标题:中国导演也拍过《网络谜踪》?伪纪录桌面电影别有洞天

关键词:网络谜踪,陈凯歌,电影,贾樟柯,岩井俊二,别有洞天,腾讯网,腾讯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