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错了。   叔真的错了。   叔不应该大半夜作死点开这个节目,如果不点开这个节目,叔就不会饿,如果没有饿,就不会半夜煮泡面点外卖打开淘宝屯零食···         花钱还长肉,亏大了。   说到这,你们大概能猜到叔半夜看的是啥了:   《风味人间 ...
       叔错了。
   叔真的错了。
   叔不应该大半夜作死点开这个节目,如果不点开这个节目,叔就不会饿,如果没有饿,就不会半夜煮泡面点外卖打开淘宝屯零食···
   
   
   花钱还长肉,亏大了。
   说到这,你们大概能猜到叔半夜看的是啥了:
   《风味人间》
   话不多说,先上图把你们馋哭——
   看这肥瘦相间的手抓肉,循环几次都能感受到肉的颤抖胃的咆哮。
   
   
   还有这,光用看的,就能脑补出刀割过的焦糖色肉皮滋滋作响。
   
   
   切火腿,是艺术。
   酥皮蟹,是最新发现的超好吃物种。
   
   
   芝士+土豆泥,**之源的组合让热量唾液腺一起炸裂。
   
   
   米饭、螃蟹谁都吃过。
   但朋友,听说过秃黄油拌饭吗?
   螃蟹只取蟹黄熬制成油,趁热浇在米饭上拌匀,当米饭与蟹黄油纠缠在一起时,来,张嘴···
   
   
   好的叔已经成功把自己馋哭了。
   离开了《舌尖上的中国3》的陈晓卿,带来了这部《风味人间》。
   第一集播出后,仅三小时,点击破亿。
   超过75%的观众打出了五星好评,目前豆瓣评分9.4,超越了《舌尖1》,怒甩《舌尖3》近3倍。
   
   
   终于,没白等。
   第一次看《舌尖1》,有了“美食纪录片原来可以这么好看”的惊艳感。
   凭良心说,《舌尖1》前,央视乃至全国出产的美食纪录片数量并不少,但质量高的却特别少。
   大家似乎搞错了重点,明明美食纪录片一场,却偏偏要在其中增加说教煽情情节,美食反而成了配角。
   
   
   观众当然不爱看。
   这也是《舌尖1》出现时大家被惊艳到的原因,老老实实拍食物,不说教不煽情,也没有聒噪的剧本主持。
   
   
   满屏的美食特写,简单粗暴就能达到饿,很饿,非常饿的节目效果。
   但很多编导仍然不懂这个道理,所以《舌尖3》大家也看到了,强行煽情,传(zao)统(po)礼仪教程,用爱发电统统卷土重来···让人害怕。
   
   
   还好,时隔8个月后,《风味人间》来了。
   第一集《山海之间》,上山下海,大气磅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出产独特的美食好物。
   在阿尔泰山,野草与白雪的交替换来的是羊肉肥嫩多汁。
   
   
   而在台湾,洋流交错汇聚带来的则是旗鱼的肉质最鲜。
   镜头对准的第一个食物是阿尔泰山的羊。
   无需过度烹饪,也没有复杂调料,羊肉清水炖煮加盐···
   
   
   想把手伸进屏幕是此刻的真情实感。
   还有这碗秃黄油拌饭。
   
   
   中国人在吃蟹上可谓大显神通,蟹八件不放过一丝蟹肉,而炒蟹膏蟹黄则是将蟹本身升华了一个层次。
   
   
   蟹油米饭合为一体,不用加特效,就有光芒四溢之感。
   
   
   直指人心。
   
   
   相比《舌尖》系列,《风味人间》这回视角更广,跨地域也更大,这次制作组没有将美食局限在国内,而是放眼世界,横跨6大洲,包括20多个地区国家。
   横向一比,同样的食材,不同国家地区的处理方式不同,吃法不同,对食物的理解也不同。
   就拿最常见的土豆来说。
   土豆,是最常见的食物,宜菜宜饭。
   
   
   在中国宜春,它被称作洋芋,搅打粘稠,配上韭菜,油泼辣子,就被做成了洋芋搅团。
   
   
   而在法国,土豆研磨成泥,加上牛奶芝士,就成了瀑布土豆泥。
   
   
   土豆的不同吃法,透露了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差。
   江南潮湿,人们深爱油泼辣子带来的刺激感。
   欧洲牧场丰富,食客习惯了奶制品带来的热量满足。
   还有火腿。
   
   
   在安徽,火腿是靠人手工撒盐,比例轻重都靠经验与代代相传。
   
   
   而到了同样以火腿闻名的西班牙,当地人则采用工业化工厂的方式大规模将火腿风干。
   
   
   国内吃起火腿,多用其提鲜。
   西班牙食用火腿,则像是一场视觉味觉盛宴。
   
   
   人们吃的,不仅是火腿,更是从头到尾欣赏一场表演。
   
   
   同样的食材,不仅展示了不同地域的吃法,节目组更是耐心科普了它们为什么好吃的原因。
   像土豆,是因为日照充足,淀粉高,糯性大。
   而火腿,则是因为靠着腌制,给猪肉增加了咸鲜。
   
   
   但无论哪种食材,哪种吃法,都不影响食客从食物中得到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千般食材,万般变化,终得食客一笑,足矣。
   
   
   但如果单纯把美食拍漂亮,就不是陈晓卿的绝活了,他的厉害之处,就是可以把敬畏自然这几个字深深的植入片中。
   找笋的农民懂得克制,才能让笋连年收获。
   
   
   荷兰的渔民一家,也深知鱼要有收有放。
   
   
   犹记得《舌尖1》中经常提到的那句“大自然的馈赠”,而《风味人间》再次将这种观念植入了其中。
   人与食物,食物与自然,人与自然,节目讲食之道的同时,注入了些许的朴素哲学观,这才是真正的食物哲学。
   
   
   (可绝不是什么所谓“文人宴”)
   第一集中,除了常规美食,还有很让叔震撼的,捕旗鱼的场面。
   台湾海峡,卢旻易,梦想是成为一名镖鱼手。
   
   
   镖鱼不同于常规捕捞,这需要镖鱼手站在船头镖台,手持长镖。
   靠的是经验,判断力和勇气。
   
   
   旗鱼狡猾,也不常浮出水面,所以镖鱼手只能在恶劣天气因洋流交汇旗鱼被冲到海平面时守株待鱼。
   但此时,人也是危险的,摇摇晃晃的镖台,感觉随时要被大海吞噬的船只,光看画面,叔就感觉到腿已吓软···
   这更证明了食之不易,只有在这种心情下,食才更珍惜,更有滋。
   人间风味,风味人间。
   极致的美味,是对生活的热爱。
        原标题:终于等来了这部豆瓣9.4的良心好片
        关键词:风味人间,豆瓣,火腿,腾讯网,腾讯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