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播此图到微博 新功能 幻灯观看 重新播放 转播到微博 你可能还喜欢 隐藏 查看图注 ...
转播此图到微博
新功能 幻灯观看
你可能还喜欢

隐藏 查看图注
进入娱乐图片站
腾讯娱乐讯(图文/胡梦莹)7月10日,电视剧《浮沉》创作研讨会在沪举行。现场,制片人徐晓鸥透露,滕华涛曾建议将《浮沉》改编成类似《24小时》的警匪剧,然最后未能成行。她还直言,现在外界都在骂电视剧创作行业太低速,没有思考精神,拍《浮沉》这样的商战题材,正是做一些挑战,哪怕动摇一成婆婆剧观众,就成功了。
制片:曾想拍成“24小时”
制片人徐晓鸥说,最初买下原著版权后,剧本的修改大费周折,滕华涛一度因为对商战题材缺乏兴趣,拒绝看剧本。
后来,滕华涛提议将《浮沉》改成类似《24小时》的警匪剧,“如8:05分做什么,8:20分做什么,但我们讨论剧本的时候却绝望了,我们有什么悬念,不过是一张单子。”索性,最后找到了鲍鲸鲸,剧本回归到电视剧创作本质,在情感和命运中找出整个时代的命运。
该剧开拍时,因商战并非时下电视剧主流题材,不被业内看好。对此,徐晓鸥表示:“在电视剧类型中,似乎大家都骂我们整个创作行业太低速,没有思考精神,高端观众是不看的,他们认为看电视剧是耻辱的,很丢脸。难道我们行业就是这样了吗?我们能挑战一点点吗?就像鲍鲸鲸说的,哪怕动摇10%的婆婆剧观众看《浮沉》,我们就成功了。”
谈及收视率,徐晓鸥直言是提心吊胆的,但即便没有冲到第一、第二那么高,她内心也将满足,“有那么多观众看这样的剧,他们喜欢已经足够。”
鲍鲸鲸:“浮沉”是自我提问的过程
《浮沉》也被誉为职场菜鸟成长记,开播虽不到一周,却热议不断,有观众说,它与《失恋33天》很相像。
编剧鲍鲸鲸说,《失恋33天》是自我疗伤的过程,《浮沉》则是提出自我疑问的过程,她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写剧本,将心中的疑问,透过乔莉、王贵林悉数提出,“我代表了一个年轻人,把这个社会问题都提出来了,提得很痛快。”
鲍鲸鲸还说,“乔莉”有一点像她,她们都没有职场经验,没有人生经验,只凭着一腔热血向前闯,“希望我写出来的乔莉,可以让在职场待了很久,有些疲惫的人回过头来看看,看看当初带着满腔热血的自己。也让刚入职场的新人意识到,现实社会一定不如想象中美好。如果在现实中,乔莉冲到最后,一定是受伤最惨的人,因为那是真刀真枪的拼杀。”
王耀庆:盼“陆帆”代表职场规则
剧中,王耀庆将“灰色”销售总监陆帆诠释得入木三分。他说,《浮沉》给他的警示是,不是每个人在职场里都顺风顺水,为所欲为,有些人在职场中战战兢兢地活着。
相较于年轻人的热情,他更希望,陆帆能代表职场的规则,“我们在一个地方经营了这么久,总会跌跌撞撞建立起很多游戏规则,在规则中,大家各自奔着目标前进,有些人不遵守规则的时候,你会希望他们照着规则走。陆帆扮演的就是一个在职场里面所谓的规则,也许有一些灰暗,也许没有那么得人心,但是属于现实一面,会显得更加可爱。”
腾讯娱乐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浮沉》研讨会举行 制片:曾想拍成“24小时”
关键词:《浮沉》,浮沉,制片,研讨会,举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