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电视新闻 > 吐槽 | 《大宋宫词》PPT,你看了吗?

吐槽 | 《大宋宫词》PPT,你看了吗?

发布时间:2021-03-22 00:00:34
之后蜀地民女刘娥一路开挂,大开金手指,前几集的玛丽苏套路舍我其谁,这剧情已经直逼神剧级别。 虽然有的史学家将刘娥定义为“一代奸妃”,但历史上的她确实是一位从草根逆袭到当政皇后的狠角色,将其拿…

原标题:吐槽 | 《大宋宫词》PPT,你看了吗?

《大宋宫词》开播之前就等了很久。

毕竟曾念平和李少红夫妇21年前的《大明宫词》从演员到美术都堪称古装剧的里程碑,放到今天依旧能打。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部筹备多年的姊妹篇,两集就把我看懵了

第一集北宋王朝发生地震,皇宫大庆殿倒塌,好巧不巧直接把宋太宗压在了房梁下——

“众人安好专砸皇上”的沙雕桥段,让我睁大了惊恐的眼睛。

之后蜀地民女刘娥一路开挂,大开金手指,前几集的玛丽苏套路舍我其谁,这剧情已经直逼神剧级别。

豆瓣迅速开分6.2,从昨晚的5.4到现在已然4.7,大批观众打出一星,探底继续中……

很多观众说,瞬间觉得李少红当年执导的《红楼梦》都香了!

总的来说,硬伤颇多,清奇的槽点更是多到离谱。观众的共识是——以前都嫌节奏太慢,对于这部剧却是——这次快得像开了八倍速

有人评价剧情快到变PPT

是的,快而无当,逻辑全无。网友给出了很多形象的描述:“满满的快手短视频风”“段子小故事+拼贴小能手”“虽然情节很快,但不知道讲了个啥”。

《大宋宫词》讲述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刘娥的故事。刘涛出演的刘娥本为蜀地孤女,乱世中与三皇子赵恒相爱,当上皇后之后辅佐赵恒,在赵恒驾崩后临朝称制,为“仁宗盛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刘娥这个角色在以往的电视剧也多有涉及,最近的就是《清平乐》中吴越出演的,临死才向“王凯”交出大权的太后。

虽然有的史学家将刘娥定义为“一代奸妃”,但历史上的她确实是一位从草根逆袭到当政皇后的狠角色,将其拿出来演一部大女主绰绰有余。

遗憾的是,《大宋宫词》的前几集完全放弃了节奏和故事的厚重感,层层铺垫、步步递进?不存在的。如流水账的剧情不停赶工。

小道消息是,这部剧被迫剪成了61集,可事实证明,浓缩的可不都是精华。

其实前两集的故事很简单:太宗深感时日无多,欲将三皇子元侃立(宋真宗赵元侃)为储君,此事引来太宗的弟弟、秦王赵廷美的不满。

另一边,刘娥和赵恒相遇后迅速相爱(剧集基本省略了过程),回宫的赵恒立刻极力疏远皇后(这是什么恋爱脑),一心想念刘娥。

仔仔还是帅的

可怕的是,导演和编剧将问题复杂化,频繁使用倒叙和插叙,无法好好说话,一味制造云里雾里的效果。

比如在交代两人的关系时使用倒叙的手法,而在这段回忆中讲述刘娥身世的一段,则是倒序中的倒序!

如此拧巴的叙事,配以李少红惯用朦胧滤镜和缥缈音乐加持,我和观众的感觉一样——脑阔疼!

然后刘娥进府、面见皇帝、抱孩子遇刺、被皇帝赐死……一系列剧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飞快完成,真是一言难尽。

连刘涛都忍不住发文:这节奏~~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这是吐槽啊还是吐槽啊……

没有节奏感的快,直接导致情感的缺失。角色的台词、故事走向,剧情里需要短暂留白的地方统统欠奉。前两集的观后感,仿佛看了一场机读版的超长剧情介绍,少红导演,咱真的没有真人·匀速版吗?

剧情的迅速切换还造成了角色台词的“倍速”,苏义简的台词仿佛没有标点符号,逻辑极其烧脑;宋太宗台词没有任何情绪,涂门饰演宋太宗,不仅说话没感情、没气场,还非常无脑。

《大明宫词》出场人物众多,前几集本来就是要给观众认识这些复杂人物关系的机会。

但乱剪乱切的后果直接就是脸盲加头大。编剧还将人物的各种名字穿插使用,跟着裹乱。

周渝民饰演的男主角赵恒,有人叫三皇子,有人叫他元侃,也有叫他襄王;刘涛饰演的刘娥,一会是香儿,一会成了莺儿……

讲真,《大宋宫词》除了刘涛和周渝民,其他可以期待的电影咖也很多,扮演宋太宗的是《老兽》的涂门,扮演郭皇后的是文艺片专业户齐溪,扮演邢中和的是已故的谢园老师。

扮演赵廷美赵文瑄和扮演萧太后的归亚蕾,则是对《大明宫词》的一次call back。

但这个阵容丝毫没有阻挡这个剧的硬伤满满。

皇子一上来的一句话,全网就服了——

意思是皇帝自幼就生了个孩子?

这样的语病不是偶然,第二集中宋太宗自称“处心积虑”——

这也太实诚了吧,换个词不好吗?

再随便说几个关于刘娥的历史硬伤:刘娥的前夫是一个小银匠,她成为皇后之后还接济过前夫,但剧里的前夫直接被写死;

历史上的刘娥从未有子嗣,剧里让她怀孕流产,且对于剧情的推动也不是至关重要;

刘娥一直在唱的《月儿弯弯照九州》,是自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省一带的地方民歌,北宋的刘娥一定是从南宋穿越来的……

玛丽苏大女主的开挂套路,也是让人惊掉下巴。

虽然只是一介村姑,但初到宫中却什么都会,又仿佛什么都明白,天纵奇才。

刘娥第一次见皇上脸不红心不跳,还直面君王发问让自己哄皇子,这胆识,啧啧~~

小钟楼里探望傻孩子,作为婢女,面对皇上的四弟,自己的主子魏王赵廷美,居然怒斥其不照顾妻子的心情。这魄力,啧啧~~

更不可思议的是,赵廷美不仅没有王之蔑视,还甩下一句话灰溜溜地走了哈哈哈哈

此外,剧中的北宋服饰也颇多争议。

北宋是男性巾冠发展的时代,各种幞头(男子裹头的黑色纱巾)出现。但是据考证,北宋官员除了直脚幞头之外,并没有帽正(帽子中间的玉石)

《清平乐》的宋仁宗不戴帽正

《大宋宫词》中的帽正靠想象

要知道“帽正”不仅宋朝没有,明朝也没有,直到清朝才出现。这个bug不单单是《大宋宫词》,许多影视剧中的服装师都会发挥灵感,制作各种款式的美玉。

另外,像宋真宗的连珠纹袍——

皇后刘娥头饰两边的凤簪珠结——

这些都是服装和造型的个人发挥,在秉承极简美学的宋代,这些都不存在……

此前《大宋宫词》 曾经放出归亚蕾饰演的萧太后造型,也遭到网友吐槽——

因为此出处为《昇平署戏曲人物扮相谱》,这个萧太后是“戏服版”,并非日常穿着。

林林总总,一声叹息。

特别不愿意说出这句:《大明宫词》之后,李少红山寨自己。但愿这部剧后面慢慢企稳、回暖。

其实抛开史学的争议和剧情的零碎,这部剧服化道非常走心。

第二集中描写宫廷夜宴的一分钟长镜头,据说是仿照《韩熙载夜宴图》加以再现,可谓美轮美奂,电影大片的质感。

滤镜非常节制,能看清人脸上真实的状态。

宋代特有的鲜花头饰也有展现。

曾经有一个问题,如果一定要穿越到古代去过年,应该去哪个朝代?最多人的回答是:宋朝。

那曾是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和繁荣,百姓幸福感极强的时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过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我们希望在一部古装剧中看到宫斗之外的角色逆袭,戏说之外的人间乐趣,感知另一个时代的人文山水和生活品位。

但要用“宋朝”大吃“明朝”的IP红利,可就太没品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吐槽 | 《大宋宫词》PPT,你看了吗?

关键词:李少红,剧情,观众,刘娥,吐槽,刘涛,宋太宗,故事,赵恒,节奏,赵廷美,大宋宫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