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电影资讯 > 上半年口碑第一好片,终于等到你!

上半年口碑第一好片,终于等到你!

发布时间:2018-06-11 03:01:19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大家的朋友圈都会被一部「年度好片」所刷屏。   鱼叔趁热打铁,也来聊一聊它——   燃烧   ??   这是韩国导演李沧东蛰伏8年带来的新作。   在刚过去不久的戛纳电影节上,本片以3.8分(满分4分)创造了场刊历史最高分!   ...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大家的朋友圈都会被一部「年度好片」所刷屏。

  鱼叔趁热打铁,也来聊一聊它——

  燃烧

  ??

  这是韩国导演李沧东蛰伏8年带来的新作。

  在刚过去不久的戛纳电影节上,本片以3.8分(满分4分)创造了场刊历史最高分!

  打破了往届最高分记录持有者,3.7分的《托尼·厄德曼》。

  影迷们自然对此非常期待,豆瓣上光是标记「想看」的就近6万人。

  故事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

  原著中的三位主要人物「我」、「他」、「她」,在影片中分别对应为刘亚仁饰演的钟秀、史蒂文·元饰演的ben,全钟瑞饰演的惠美。

  钟秀出身农民,在首尔打工,梦想是成为一名小说家。

  一天,他偶遇了童年玩伴惠美。

  钟秀对她几乎已经没有印象,但惠美对他却似乎很熟悉,两人迅速发生了肉体关系。

  惠美说她要去非洲旅行,回来时却跟旅途中认识的Ben,已经成为情侣。

  用村上春树的话来说,Ben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具体做什么的不知道,反正就是很有钱,谜一样的男人。

  一次,ben告诉钟秀自己有个奇怪的爱好:

  烧塑料棚。

  原著中是烧仓房,但为了贴合现实,所以改为在韩国随处可见的塑料大棚。

  ben说,他定期就会挑一个塑料大棚下手,浇上油,点上火,十分钟就全部化为灰烬。

  而且这一次,他选定的目标就在钟秀家附近。

  ben的这番话让钟秀不安又好奇,他开始每天认真观察附近的塑料大棚,着魔似的搜寻相关痕迹。

  然而就在那次谈话不久之后,惠美不见了……

  不少导演都曾尝试改编村上春树的作品,但几无成功。

  (除了一支名为《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的十分钟短片还算不错。)

  那种所谓「村上春树式气质」的东西太难把握。亦真亦幻的文字游戏,注重情绪而简化情节,要把这些转换为镜头语言,一不小心就容易变味成矫情。

  但导演李沧东把握准了。

  他那完美的镜头调度足以让「矫情」变为「诗意」,尤其一场戏堪称神来之笔:

  在夕阳日暮之时,惠美突然褪去上身的衣服,坦胸露乳,迎着余晖舞蹈。

  昏暗的光线让这般**并不显得色情,而是尽显洒脱与沉醉。

  这些,在小说中是没有的。

  原著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人物没有名字,相互之间也没有直接冲突。村上春树除了一点点的哲思和悬疑之外,似乎并不准备多讨论什么。

  但影片的野心显然更大。

  原著中经济条件看起来还算不错的「我」,在影片中改编为挣扎于贫困线的钟秀。

  钟秀与ben之间的矛盾,因此从简单的「情敌关系」上升为「阶级对立」。

  钟秀爱惠美,却无力提供她足够的庇护;Ben拥有豪车豪宅,似乎就能理所当然地将惠美作为玩物。

  在悬殊的经济差距面前,弱势一方显得局促而又无可奈何。

  片中,钟秀说他最喜欢的作家是威廉·福克纳。

  福克纳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也有一则关于「燃烧」的短篇小说《烧马棚》。

  故事讲述的是孩子眼中一个用暴力解决一切矛盾的父亲。但凡与邻居或雇主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位父亲就会以烧对方马棚的方式进行报复。

  而钟秀,同样有一个「愤怒控制障碍」的父亲,正处于判刑期。

  如果说富人以烧仓房/塑料棚为趣,那么穷人只能以烧马棚为复仇。

  在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面前,暴力成为了愤怒的弱者不可取但却看似唯一的发泄出路。

  所以更准确的说,《燃烧》是《烧仓房》与《烧马棚》的合体。

  借的是村上春树的壳,道的却是福克纳的义。

  《国际银幕》评论说:

  我们在这部片子里看到的越多,反而会越加不确定自己到底在看什么。

  影片最精明的一点,是在信息的呈现上持续地营造出「不确定性」。

  惠美托付给钟秀照顾的猫,是否真的存在?

  惠美小时候到底有没有掉入过井里?

  以及最重要的,Ben到底有没有杀惠美?

  一系列的疑团如毛线球般越纠缠越复杂,但导演却不准备直观地给出答案。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这部片子「细思极恐」,因为留白的结局给了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

  你可以假定任何一方为正义,但也或许,所谓的正义不过是一场虚妄。

  正如李沧东自己所言:

  「对我而言,世界是一个谜」

  纵观李沧东以往的作品,从来不乏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诗》呈现了老年人在社会竞争中的无力,《绿洲》中的边缘人被社会所不容,《薄荷糖》的主角在社会这架大机器下碾压粉碎……

  所以在李沧东看似平缓柔和的镜头下,总带着一份生命的沉重与无奈。

  回到《燃烧》上来,烧仓房或者烧塑料棚,烧的到底是什么?

  Ben说,一个塑料棚是否拥有价值自己并没有做主观判断,就像雨水造成洪灾冲倒一片房屋,雨也没有做价值判断。

  塑料棚就在那里,就像在等着人去烧一样;而Ben认为自己只是响应了这种号召。

  换种话说,他自认为自己所代表的是那股不可阻挡的浪潮,是力量本身。被淘汰只不过是弱者的悲哀而与他无关,他无需承担任何审判。

  那些被弃置的塑料大棚,是惠美,是钟秀,也是他们日渐被夷为平地的农村和家乡。

  当世界变得更精致更清洁,就意味着会有一部分「无用之物/人」被不可避免地被处理掉,就像燃烧的垃圾一样。

  更可怕的是,当钟秀站到那些被废弃的塑料大棚面前时,也曾一度有点火的欲望。

  自己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

  钟秀找不到。

  当像Ben这样的人年纪轻轻坐拥一切,而钟秀只能看着母亲欠债500万、父亲面临牢狱之灾、自己身无分文却无能为力时,他该如何去看待自己与他人的社会位置。

  在无可出逃的困境面前,愤怒是遗留下的唯一情绪。

  最后提一下演员刘亚仁。

  从《思悼》、《老手》到《燃烧》,刘亚仁的表演一次又一次令人惊艳。他那股子独特的邪劲儿,有点丧又有点纯的眼神,实在是过目难忘。

  尤其是这次的钟秀,从神态到肢体,都透着无奈和颓丧,把一个边缘青年从压抑到爆发的过程诠释地非常到位。

  这位86年的小青年看来已经离国际影帝不远了。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原标题:上半年口碑第一好片,终于等到你!

关键词:惠美,ben,刘亚仁,李沧东,村上春树,钟秀,腾讯网,腾讯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admin#shaoqun.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