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娱乐网 > 电影资讯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原标题: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阿修罗」撤档了。

  具体原因没说,官方就只是发了这样的一个谜一样的公告——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其实不用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票房

  前有「药神」风头正盛,同时有「邪不压正」姜文坐镇,后面还有「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紧随其后。

  在这种势头之下,「阿修罗」已经是被吓跑的第五个了。

  之前郭敬明的「爵迹2」定档在「药神」的同一天,后来因为"制作原因"宣布撤档。

  动画「风语咒」原本定在13号上映,后来两次改档定到了8月3号。

  「墨多多谜境冒险」直言"他日再来"溜之大吉。

  「新乌龙院之大笑江湖」也由于"技术原因"改变档期。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不可言传"的改档并不丢人,因为毕竟还没有上映。

  可是像「阿修罗」这样上映三天再宣布改档的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这明显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自信心爆棚想要和口碑大片刚正面。

  在刚过正面之后又发现势头不对选择撤档保命。

  只能说这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来看看这部号称由好莱坞特效师全权负责特效,24000个特效镜头,斥资高达7.5亿的国际级水准大片的战绩。

  从上映到改档的三天时间,票房只有不到5千万。

  突出了一个字——

  惨。

  如果单从这点来说的话,还真是挺让人心疼的。

  当然还有更惨的。

  上映之后,豆瓣评分一路狂飙到3.1,以战胜0%的奇幻片以及0%动作片的光荣战绩,成为同类型的垫底之作。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评分对于「阿修罗」的意义可谓非比寻常,因为它不仅仅关乎片子的口碑。

  还会对片子的二次上映产生极大的影响,评分这样,再上映也是够呛。

  首映吃瘪,二次上映翻身又机会渺茫。

  眼看就要弄个血本无归,片方恼羞成怒,转身把火气撒到了猫眼身上。

  原因是片子在淘票票8.4分,猫眼却只有4.9。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还委屈的说「阿修罗」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黑水行动。

  开始大肆质疑猫眼评分的公正性。

  在这个关键时候,我们的老朋友(伪),国内打击影视平台评分黑幕第一人——

  毕志飞,毕大导演又出来发声了。

  作为一个曾经遭遇了"不公正评分"待遇的人,这次他坚定了站在了「阿修罗」一边。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这是我在电影院所看到过的最具好莱坞国际水准的中国大片!

  镜头、画面、叙事、特效让我目瞪口呆热泪盈眶!

  这部片子拿到国际,是可以与好莱坞大片竞争的!

  言语间充满了对「阿修罗」的赞美,顺便还得说上几句豆瓣评分太扯完全没有参考价值。

  因为毕竟这部片子在毕大导演的眼里是应该在9分以上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电影评分低变成了影评人和影视平台的锅。

  「封神传奇」「爵迹」都闹过一阵子。

  有用?

  评分低那就说明观众不喜欢,冷静下来找找原因,下次再接再厉比什么都强,而不是去迁怒到其他不相关的事情上面。

  如果电影好看还是不好看,观众说了都不算,那么应该谁说了算?要导演说了算吗?

  有哪部被封为经典的片子是几十个几百个观众就能定下的?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影视这种东西的好坏,最终还是得是观众老爷们说了算。

  「阿修罗」的口碑并没有出现褒贬不一的两极分化,而是清一色的差评。

  空调太冷睡不好先走了。

  三个头公用一个脑袋怪不得弱智。

  为什么没有半星?

  评论首页一水儿的高级黑,好不容易出个好评还是无脑送给吴磊的。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阿修罗」打着打磨6年、7.5亿巨制的东方奇幻大片的口号。

  带给观众的却是一个杂糅了「指环王」、「阿凡达」、「权力的游戏」、「满城尽带黄金甲」、「封神榜」不东不西、不伦不类的东西。

  走伪好莱坞的奇葩路子,硬要给自己贴一个东方奇幻的标签。

  整个拼凑、堆砌而成的故事极其崩坏,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故事。

  没有动机,没有逻辑,没有原因,打打闹闹得就到了最后的**。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如果这样评价的话,片方估计会有话说,因为他们主打的是特效。

  「阿修罗」的特效水平很高,包括设计和脑洞确实很好看也很奇幻,用惊艳来形容也不为过。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怎么说呢?

  只能「阿修罗」确实是有点生不逢时了。

  片子耗时6年完成,如果当时加把劲儿,早四年给弄出来,说不定还能有个好收成。

  毕竟当时的观众很好骗,随便给点好看的特效就会跪舔。

  很不幸,如今依靠特效来骗钱的时代马上就要过去了。

  去年的「变形金刚5」上映之后口碑极差,虽然票房不低,但最终远远少于预期值。

  这就是兆头。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阿修罗」的失败,同档期好片的竞争和压制不可否认的占有一部分原因。

  而更多责任在于电影本身。

  作为一个以好莱坞质量为噱头的大片,票房却还不如「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票房差难道你们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吗?

  真想成为一个园丁,在片方的心里种下一颗碧(B)树(shu)。

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一副好看的皮囊,需要一个优秀的灵魂,电影也是如此。

  对于特效大片来说,优秀的特效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但是这并不是特效大片的全部意义。

  电影很早就受惠于科技特效,就连写实类片子也不例外。

  「阿甘正传」中一小撮临时演员被扩增为数千人,以及「钢琴家」中的战争场面都是依靠特效完成。

  但是随着特效科技的日新月异,其对于电影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

  大片的演员们,常常要在特效绿幕之前单独表演,他们的表演慢慢变得冰冷而机械,人性的细致婉转也越来越少。

  特效电影也渐渐由特效辅助故事变成了故事服务特效。

  美国的电影理论专家路易斯·贾内梯就曾在他的评论中慨然叹息:

  科技(特效)的危险是让那些浑身铜臭、艺术敏感度低如蚊蚋的人掌握生产,其实这已经发生了。如今的电影里充斥着没有灵魂的声效和暴力,全是无谓的追车、爆破、暴力、超速、**以及更多**。故事多为陈腔滥调,表演乏善可陈,情感更是寥寥,只有特效无懈可击。

  电影只是载体,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内容。

  纵然特效如何华丽,没有故事也只能是个空壳子。

  就好像一身没人穿的衣服,再好看,也不过是一坨布。

  如今的电影圈,越来越趋近于这样的一个方向——

  好电影不一定大卖,但垃圾电影会越来越难圈钱。

  同样是超级系列续作,「变5」和「复联3」截然相反的结局正好说明了这一切。

原标题:7亿巨制血本无归,“阿修罗”改档的锅该谁来背?

关键词:阿修罗,好莱坞,姜文,腾讯网,腾讯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dmin#shaoqun.com (#换成@)。
我的浏览记录
推荐阅读
最新相关资讯
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 | 东南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