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民韵,弦音下的新江湖

   全球经典音乐
   奉献全球经典乐
   
   一首笛箫 翻江倒海
   一曲瑶琴 暗藏杀机
   一声龙吟 撼天动地
   坊间有称 此乃江湖
   
   1.
   我们忘不掉武侠,更是忘不掉生于金庸先生笔下的声乐江湖。
   金庸先生书中与民乐有关的笔墨,与其说是民乐,倒不如说是“民韵”。
   从知音相交时的一层窗户纸,到绵里藏针的创新武学;从江湖儿女两情相悦时的催化剂,到一方水土的记忆符号。
   
   《笑傲江湖》
   有的彰显民族大义,有的纵贯人间情仇,有的阐发武学的高深玄妙,将民族音乐骨子里的中国韵味彰显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民韵”的存在,为刀光剑影的武侠情节中平添了许多色彩:
   由音律之美而生和谐之美、灵动之美和意境之美,读之犹如身临中国山水画卷,畅意江湖。
   真可谓刀光剑影是江湖,笙管笛箫亦是江湖。
   
   《六指琴魔》
   武侠中的民韵江湖,不仅藏在小说里,更体现在无数配乐作品中。
   鬼才配乐大师黄霑在为电影《笑傲江湖》配乐之时,苦苦思索、屡易其稿而不得。
   
   黄霑
   忽然有一天,他从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即简谱中的“12356”忽得灵感。
   他将“12356”这5个音在琴键上以倒序的方式敲出来,而后又反复几次。
   于是一首虽至简无比、却至情至性的《沧海一声笑》,就此诞生。
   除《沧海一声笑》以外,黄霑大师其他作品也多受江南丝竹、潮州音乐等民乐的影响。
   《男儿当自强》的旋律即来自于经典曲目《将军令》。
   前奏几声大鼓由缓至急,铿锵有力,随后弹拨乐器和管弦乐器的依次加入,使得整首歌曲充满豪壮之气。
   一曲《男儿当自强》成为那个时代最流行的歌曲,试问全中国的中学男生们谁不把黄飞鸿当偶像,谁不会唱男儿当自强。
   
   谁又不是默默在心底记下了十三姨的浅笑。
   
   除黄霑外,其他配乐大师如胡伟立、顾嘉辉、谭盾也都有着深厚的民乐情节。
   谭盾在为电影《卧虎藏龙》做配乐时,将传统音乐的与西洋乐相融合,中魂西技。
   以一种平静之中的震撼,传达人与事的无奈与悲苦。
   而在俞秀莲和玉娇龙那场打戏中,谭盾更是将我们的“民族大鼓”作为配乐,时密时缓的鼓点配合精彩的打斗,看来让人心潮澎动,成就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卧虎藏龙片段,俞秀莲和玉娇龙经典打戏
   除了电影配乐外,电视剧配乐中对于传统音乐的化用也很多,如由赵季平作曲的《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其旋律即改编自流行于河北河南一带的民间小调《王大娘钉缸》。
   再说,小提琴曲《梁祝》虽是一首西式的协奏曲,但陈刚和何占豪两位先生在创作时很大部分化用了越剧的曲调和旋律。
   如曲子的过门(简谱0532/1--2/765-/……”)是越剧里面很常见的过门。
   可见,“民韵”已成为创作者获得灵感和素材最初的源泉。
   而可惜的是,如此有魅力的“民韵”却在当代多元文化的洪流中逐渐没落了。
   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遗憾,更是世界文化的损失。
   2.
   对于民韵的没落,已经有不少人,在以各种形式为其声援和呐喊。
   比如电影《百鸟朝凤》和《闪光少女》。
   《百鸟朝凤》中的唢呐匠人“焦三爷”和其徒弟“天鸣”致力于将唢呐技艺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让人唏嘘感慨。
   
   
   百鸟朝凤剧照
   而《闪光少女》则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探寻了对于传统民韵的继承和发扬问题。
   一场民乐系对西洋乐系的酣战,以唢呐的加入令民乐系胜出,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做了有力的证明。
   《闪光少女》斗琴片段
         其实,传承难,发展难的民族音乐又岂是唢呐一项。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音乐多姿多彩,高亢的西北信天游、婉转的江南丝竹、嘹亮的华北的鼓吹乐等都各有所长,无一不投射着某一时间当地的文化生活状态。
   然而,由于地域、收听渠道等的局限,以及和西洋舶来音乐的的冲击,导致了现在民韵的衰落。
   其实,重焕中国民韵的生机,仅仅靠有识之士的声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音乐行业的伙伴,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调动广泛的资源,才能合力解决“民韵”的传承和发展问题。
   
   原标题:新民韵,弦音下的新江湖
关键词:江南丝竹,黄霑,腾讯网,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