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近期最好的电影,幸好没被封杀
德国电影最让人敬佩的地方是,辛辣入骨地对「极权的反思」。
   大多数人应该看过《浪潮》吧。
   
   
   以尖锐的手法,刻画了纳粹思想如何在现代大学校园里死而复生的恐怖景象。
   每每回看,鱼叔每每汗毛直立。
   然而最近有一部德国新片,同样以学生为主体讲述极权,同样是改编自真人真事。
   观感却如沐春风,心头大暖——
   《沉默的教室》
   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
   
   
   豆瓣评分8.3,位于本周口碑榜单前列。
   
   
   导演是拉斯·克劳梅,他曾拍过《反抗者弗里茨·鲍尔》和《审判》等作品,均是个人面临强大压力的题材。
   本片也不例外。
   故事发生于1956 年,此时德国一分为二,柏林墙还没有建立起来,东西德还能较为自由地沟通。
   位于苏占区的东德,一群 18 岁的男女生正在准备大学入学考试。
   他们活力四射。
   偶尔出去郊游,少年少女们,走在深秋原野的小路上有说有笑,特别美好。
   
   
   
   
   高中生提奥和库尔特前往西柏林,偷偷混入电影院里,观看那些平时看不到的大尺度电影,比如《丛林女神莉亚娜》。
   
   
   
   
   《丛林女神莉亚娜》海报
   那时电影院有在片头放新闻的传统,于是两个男孩意外见到了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消息。
   
   
   匈牙利当时,反的是苏联。
   而这一消息在东德是被封锁的,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无法容忍被占领国的反叛。
   这群热血沸腾的高中生,出于被占领的耻辱,和年轻人的玩闹感,他们决定在课堂上进行一次 2 分钟的「沉默」,用以默哀匈牙利起义里那些牺牲的人。
   
   
   你看,默哀中提奥还在笑呢,说明他们也是开玩笑居多。
   
   
   没想到,这一举动却引起了校方和教育局的高度警惕。
   但是学生们机灵着呢,他们协商好,就说默哀是为了一个当时在匈牙利冲突中死亡的足球运动员,纯粹出于体育精神,而不是政治**。
   
   
   其实到这里事情也差不多了吧,学生们认怂了啊。
   但教育局不放手。
   此时苏占区的情报部门草木皆兵,他们一定要揪出一个所谓的「领头羊」,抓进牢里,好来个杀一儆百。
   然而,默哀行动是库尔特提议,班里投票表决的,所以这算的上是一次集体行动。
   
   
   这时,就进入本片的重头戏段落了:教育局调查员采取威逼利诱种种手段,让学生们相互出卖。
   调查员的做法是这样的:把学生挨个叫到房间里,拿出他们家庭档案,稳准狠地戳中每个人的弱点。
   首先以取消所有人大学入学考试为威胁——
   
   
   然后以家人的工作威胁——
   「你妈不在身边,你奶奶很辛苦把你养大吧。不供出带头人,你奶奶的工作可能就不保哦」
   「想想你弟弟妹妹们还小,不想让你本身有污点的爸爸丢掉工作吧」
   
   
   以家人的名誉威胁——
   埃里克的父亲曾经站在反对纳粹的第一线,进了集中营。但事实却是,他爸爸集中营之后迅速投靠了纳粹,出卖了友人,后来被苏军吊死。
   
   
   也就是说,埃里克本以为父亲是英雄,实际却是懦夫。
   调查员威胁要把埃里克父亲的真相公布于报纸,让他遭所有人唾弃。
   不仅如此,教育局和学校还给家长施压。
   所以本片的重点,就是描绘这群学生们,如何在这重重压力和诱惑下度日如年。
   说,还是不说,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他们有一百个理由相互出卖。
   首先,虽然是集体表决的,但最先提议的毕竟是库尔特,把他供出来也不是不可以;
   
   
   尤其,库尔特还有个 Bug,那就是他跟提奥的女朋友互生好感,在密林中接吻,还被另一个同学目击实锤。
   被绿的提奥完全可以反手就是一个报复,但他没有这么做。
   甚至,除了为了维护父亲荣誉的埃里克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妥协。
   而埃里克内心承受不住煎熬,在射击训练时当场崩溃,把枪指向了那个象征着高压的咆哮教练;
   
   
   并在随后的冲突中暴哭,向提议默哀行动的库尔特坦白了自己的「出卖」。
   
   
   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由于库尔特的爸爸是政府**,教育局调查员计划把罪名转嫁到唯一告密的埃里克身上。
   
   
   杀鸡儆猴嘛,当然是抓最弱的那只鸡。
   所以,考验又降临到库尔特身上:面对曾经出卖了自己的埃里克,他会怎么做呢?
   先暂停一下,如果换做是你,又会怎么做呢?
   -------我是结局的分割线---------
   库尔特选择连夜前往西柏林,假意畏罪潜逃,独担罪名;
   而其他同学由于不愿意在课堂上指控库尔特,集体被取消会考资格,他们随后也使用各种方法,逃往西德。
   如果这是一个鼓励人们之间相互背叛的国家,离开又何妨。
   
   
   仅仅 5 年之后,柏林墙就树立起来了,之后东德经历了长达 20 多年的高压统治,那群曾经被迫逃离家乡的高中生,碰巧躲过了更多的劫难。
   因祸得福。
   很鸡汤的结尾吧?
   请注意,这是根据真人事件改编的,以下是当年事件的原型人物。
   
   
   如果是真实发生的,就不是鸡汤,而是实打实的励志。
   很显然,本片的主题是关于「是否要成为告密者」。
   「告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向有关部门告发旁人的私下言论或活动」。
   必定是足够亲密的人才能做的事情。
   这才是最心惊之处: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加害你,顶多就是身体受点伤;但被亲近的人出卖和背叛,会动摇你整个人活下去的信心。
   杀熟,最恐怖。
   人们是出于何种理由,选择告密,将曾经的亲友陷于危险的境地?
   答案是:很多理由。
   可能是求爱不得。
   比如《驴得水》里的裴魁山对张一曼。
   裴魁山跟张一曼表白,他本以为既然两人睡了,我还大发慈悲地喜欢上你这个**了,你该感激涕零地接受了吧。
   谁料对方拒绝。
   
   
   本来情种模样的裴魁山立马变脸,报复张一曼,于是就有了这段史诗级别的「**羞辱」。
   
   
   也可能是环境高压。
   比如《霸王别姬》里,在「**一切牛鬼蛇神」的红色旗帜海洋里,段小楼,程蝶衣和菊仙在无穷无尽的身心羞辱下,终于不堪重负,相互诋毁。
   
   
   最后以菊仙和程蝶衣的先后**告终。
   「极权主义赖以存在和运转的基本条件,就是谎言和恐怖...将真话消灭于萌芽状态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培植大批的告密者,恨不得社会上的所有人,都能相互揭发、相互告密。」
   告密文化一旦蔚然成风,就会造成「挖不完的敌人,清不完的队;做不完的检讨,请不完的罪。」
   这片土地上,捕风捉影的事情还少吗?
   德国电影的风格,是平静下的**,以一种非常克制的笔触,描绘了惊心动魄的人性抉择。
   好莱坞的风格,则是轰轰烈烈的,同样是关于「告密」的故事,电影《闻香识女人》恰好可以给《沉默的教室》做一个注解。
   高中生查理见证了同学的一件恶作剧,他们把一只装满油漆的气球戳破,跌落在校长的豪华跑车上。
   
   
   于是校长就找来查理,希望他说出是谁干的,以哈佛内定名额为诱惑,以退学为要挟。
   
   
   其实查理跟那几个恶作剧的同学并不算好朋友,但他也并不想出卖他们。
   人有拒绝告密的权利。
   因为查理的「不配合」,校长提议将他退学。
   阿尔·帕西诺所饰演的上校,对此作了一段**四射的演讲「你们TM在培养一群卑鄙小人」!
   
   
   
   
   「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缄口不言,是对是错,我没有权力裁决。但我知道,他不会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出卖他人,朋友们,这叫正直,这叫勇气」。
   
   
   给老帕暴风鼓掌!!
   我有很多不喜欢的古代成语,其中有一个叫做「大义灭亲」。
   这句话太可笑了,惯常杀熟的人能有多少正义可言?
   告密文化最恶毒的地方,就是在于它破坏了朋友,伴侣,家人这些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情感单位。
   最后只会落下「人间不值得」这一个下场。
   而要让人间有所「值得」,选择权在你手上。
   
   
   助理编辑:春大鲸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原标题:近期最好的电影,幸好没被封杀
关键词:库尔特,裴魁山,电影,腾讯网,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