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分钟改写人生,这才是真正的热血青春片!
在铭记、反思历史方面,德国一直做得很好。
   反映到影视方面,也是一样:拍反思题材类作品,德国驾轻就熟。
   比如,《帝国的毁灭》,
   
   
   又或者《我们的父辈》,都是此中精品。
   
   
   而在德国近代史上,除了二战这一敏感时期之外,还有着另一个敏感时期——两德时期。
   二战之后,德国被分裂为了两个主权国家,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这一时期也被视为德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时期。
   反映这一时期的经典电影,大多以高压政治的民主德国为切入点。
   比如《**风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又一部同样出色的新片问世,为该类型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沉默的教室
   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
   
   
   和《死亡诗社》类似,《沉默的教室》也是一部充满了反叛意味的热血青春片。
   只不过,在这部电影中,除了来自父辈的重压外,更掺杂了一层当权政治的阴影。
   
   
   作为今年柏林电影节展映单元的新片,该片一经问世,便饱受赞誉,在各大门户网站收获了一众好评:
   豆瓣8.3,
   
   
   烂番茄新鲜度86%,
   
   
   IMDb7.6。
   影片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
   故事主角是一群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
   
   
   1956年十月,两名高中生泰奥和库尔特,乘坐火车从东德前往希德,去给库尔特的祖父扫墓。
   那时候,虽然柏林墙还未建立,但时局却早已风声鹤唳。
   可在年轻人眼里,他们却只想无忧无虑的挥霍自己的青春。
   于是,扫墓完成后,他们便直奔电影院,去看东德看不到的禁片——《丛林女神莉亚娜》(女版《人猿泰山》)。
   
   
   名为看电影,其实是冲着片中的裸女去的。
   然而,电影放映前的一则新闻,却从此改变了两人一生。
   这是一条关于匈牙利十月事件的新闻。
   这年10月,匈牙利人民为了争取新闻自由、选举自由,脱离苏联控制,上街****,结果发生**,死伤惨重。
   
   
   这则新闻,让两个少年,看到了有别以往的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
   到底事实真的如此吗?
   带着这个疑问,两个少年回到了东德。
   在东德报纸上,这起**被定义为境外势力操纵的反革命暴乱。
   
   
   两种政权,说出了两种声音。
   秉承着刨根问底特质的少年们,打算进一步探求答案。
   为此,他们偷听了西德RIAS广播台发出的报道:十月事件造成匈牙利上百人伤亡,就连著名球星费伦茨·普斯卡什都在**中死去。
   
   
   为了纪念这些在**中死去的人们,少年动员全班同学,决定在课堂上进行一场为时2分钟的默哀。
   
   
   这次默哀,气走了前来上课的历史老师。
   而一切始料未及的后果,也正是以这2分钟为起点,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方向。
   历史老师将学生的这一举动间接上报了教育局。
   在当权者眼中,这次默哀,无疑是对当局进行了一次反抗。
   为了了解事情原委,教育局派了一位女领导前往学校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女领导不费吹灰之力,便发现学生们之前偷听过RIAS广播台。
   这种行为,有如通敌,使得整个事件上升到了叛国的高度。
   而她当务之急,便是要调查出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
   为此,她找到了学生中的一个突破口——埃里克。
   
   
   埃里克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拥护者,因为从小,他母亲便给他灌输了父亲的光荣事迹,说他父亲是一位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未曾想,他母亲的谎言,却被官方揭穿了。
   他父亲根本不是民族英雄,而是卖友求荣的无耻叛徒,被当众处以了绞刑。
   而告发他父亲的,便正是库尔特的父亲。
   
   
   真相残忍的令埃里克无法接受,一时选择了过激手段。
   
   
   随着事件的发酵,跟埃里克一样,其他人也无法幸免。
   而与之相伴的,则是他们意识的觉醒。
   
   
   在信仰面前,自由终会来临…
原标题:两分钟改写人生,这才是真正的热血青春片!
关键词:埃里克,库尔特,腾讯网,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