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绝对值一个热搜
没有流量明星,没有酷炫特效,
冷门儿童题材加上小众体育项目,还是纪录片体裁,
上院线?
一听,就要“扑”个血本无归。
可它生生地做到了“公映三天就占据豆瓣口碑电影榜首”
经过数轮电影节、点映检验后,
豆瓣开分9.3分,
现在持续稳定在8.7分,

截止到距离2021年只有半个月的今天,
是2020年度当之无愧的国产电影最高分👇

#上图的分数是预告片中的,没有来得及更新。
橘今天要说的,
就是这几天不少网友“自来水”刷屏安利的《棒!少年》

这部纪录片,
获得了陈可辛、陆川等大导演名制片人包场支持,

痛仰乐队高虎献唱推广曲,

连易烊千玺都在微博推荐,

这么看,属实是火了。
但是,凭借着啥呢?

其实,《棒!少年》全片内容并不复杂。
如片名所说,紧紧围绕着“棒球”与“少年”展开,
不过与以往印象中,
在“圣地”甲子园里挥洒汗水的棒球故事不太一样,
#2018年夏末刷屏的“平成年间最后一次夏日甲子园”👇

镜头对焦的是一支比较特殊的棒球队,
球队里的孩子大多是事实孤儿(父母没有双亡、但家庭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抚养的儿童)
每个人背后都有着来自家庭的伤痕,

他们是在遇到教练孙岭峰,来到爱心基地后,才开始接触棒球,

不幸也幸运的他们,
懵懵懂懂地用棒球——这个在我国几近“冷门”的项目,
收获自信、友谊与陪伴,
也为自己开拓出一条不一样的成长之旅。

而影片之所以这么有意思,
除了体育竞技本身的“高燃”,

还在于导演选取了马虎和小双,
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作为主线人物。
一个外放大胆、桀骜不驯,一个温顺乖巧、敏感脆弱,
这要是放在日漫、港片里妥妥的双雄设定,
就这样,“一个火焰一个海洋”的巧合,发生在同队的两个孩子身上,
真实的纪录,也变得戏剧化了很多。
马虎——后入队的“闯入者”,

明明比别人后进入基地,
却一点也不怕生,
愣叫别人认自己做老大。

仗着自己身体素质好,是队里难得的体能好手,
先是挑衅队里年纪最大的大宝,

又“一言不合”欺负其他小朋友……

他确实很顽劣,
课堂上偷吃粉笔、队友洗澡时偷偷关水这种事情没少干。
甚至在橘还在琢磨着偷吃辣条会不会挨骂的十二岁,
虎哥就说出了
“一人一个指头放在这里,一刀全部下,你敢吗?”
这种“惊世骇俗”的大话。
#我:不敢不敢
可实际上,他也是个不敢一个人睡觉,
会用绳子把玩偶和自己固定在床板上的“小屁孩”

教练批评他时,也不说话,只委屈地瘪着嘴干掉眼泪。

回到家乡探亲,
和小伙伴们称兄道弟,自称“游侠”的马虎,

在教练说要把孩子们训成一匹狼时,

也会赌气般地说出真心话
“我就是一条流浪狗”

之所以说是“真心话”,是囿于他不同常人的成长环境。
母亲在生下马虎三个月后就跑了,
酗酒且有暴力倾向的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偶尔回家一趟可能还会揍马虎一顿。
贫穷、原生家庭的破碎、长期的缺爱,
让他选择用蛮横武装自己。
可内心里,
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关注与爱,
他希望妈妈回来,

也深切地爱着、思念着妈妈。

橘子君独家福利!关注橘子娱乐 微 信 公 众 号 :(juziyule),快关注起来吧!
而另一位主人公——小双,
同样也面临着并不幸福的原生家庭。
他在酒店里像说玩笑话一样,和同伴讲述自己的身世:
母亲在生下他后就走了,而父亲在出生前就脑溢血去世了。

亲戚便把小双和双胞胎哥哥送人,
对方却因为小双太瘦弱只领走了哥哥。

这个险些“被埋”的孩子在大伯、大姑相继去世后,
只好跟随二伯生活。
而随着年事已高,二伯也无法支撑起这个小家,
才把小双送到爱心基地。

因此,早早懂事的小双,
不像马虎那般叛逆不服管教,
镜头记录的他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想自己的“心事”。

他把骨子里的温柔带到了球场上,
连教练都评价他“小双做什么动作都很温柔”

#插句题外话,小双长得很是清秀耐看
温和的性格让他练习时踏实刻苦、打球时防守稳定,
同时,也让他在赛场上不够敢拼敢抢。
而缺乏狠劲儿,在讲求进攻性的竞技体育里并不是什么好事,
他也没少因此在训练场上掉眼泪。

而更重的包袱来自于,
才十岁的他,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棒球是他目前唯一的出路。
教练带球队去美国打U11联赛,

胳膊受伤的小双作为主力咬着牙和同伴们拼尽全力,

还是输给了去年的冠军,仅比了一场就要落败回国。
他被簇拥在人群中央,
连大大咧咧的马虎都叫他“老大”劝他先吃饭,
他却哭喊着“机会只有一次”
“你知道这么一次比赛多难得,对得起别人对我们的期待吗?”

那场比赛,似乎让小双心灰意冷,
他不愿再回到棒球基地打球,
教练来家看他,他也执拗着不愿回去。
还因此和二伯吵了一架,
问是不是二伯和教练说要把自己带走的。

这个温顺得像鹿一样的孩子在难得的自我发泄后,
又在树下和二伯“和解”了。
#小双具体说了什么,橘就不剧透了

整部纪录片,线索清晰,故事简单。
即便在拍摄期间,球队因为郊区拆迁,
搬了三次基地,

总是在“流离失所”

片中也频频出现孩子们在一片拆迁废墟中步行去上学的画面,


小双、马虎的“回乡探亲”更是让人看得揪心,
可又因为主角是孩子,
因为他们比成年人更为直接真实的笑容和泪水,
能让人在淡淡的哀伤中找寻到明快的底色。
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正规场地,
在短训时借用过后孩子们会向场地鞠躬道谢,

到美国参加比赛,
孩子们最大的惊讶不是异域风情,
而是“这个国家到处都是棒球场”,
最深刻的回忆是棒球顶级赛事气氛所带来的震撼与感染。


镜头在展现孩子们真实的处境过后,也没有一味煽情,
而是跟随孩子们的视角,去认识他们的棒球,
认识他们对于竞技本身的热爱与向往。

就是靠着这平实却又动人心魄的故事,
还有高清慢镜头下极具生命力的视觉美学,

《棒!少年》“杀”出了今年first影展的“最佳纪录长片”

也“杀”出了上映后的好口碑。
而对于电影里的孩子们来说,
这部长片是对他们生活的纪录,也是导演送给他们的礼物👇

也许无法选择上天给予的底牌,
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被命运揉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有大把的时间去跌倒流血,长大成人。
只要他们愿意,
就永远有为自己的生活投球、挥棒、奔跑的权利!

最后一句,
影片还在热映虽然排片不多,但故事真的不容错过!

橘子君独家福利!关注橘子娱乐 微 信 公 众 号 :(juziyule),快关注起来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他,绝对值一个热搜
关键词:小双,绝对值,孩子,教练,家庭,少年,纪录片,冷门,成长,队里,棒球,橘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