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娱乐网 > 电影资讯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原标题:《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时光编辑部 | 隐饮

电影治愈生活

一骑绝尘的《我的姐姐》,成了4月内地影市的票房黑马。

截止到今天,它拿了单日票房10天连冠,累计票房破了5亿,正朝着10亿大关一路狂奔。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最近几年,凡是能够以小博大的国产片,都是所谓的 “强情绪电影”

《我的姐姐》亦是如此。

影片在前100分钟,煽起了观众强烈的情绪,但在结尾处,又没办法让这份情绪好好落地。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影片的结局,成了不少观众网友耿耿于怀,甚至直接开骂的地方

今天时光君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剧透预警,后文包含剧透--

结局争议

《我的姐姐》原名是 《踢皮球》,这非常形象。

当父母意外去世,已成年的姐姐,要不要抚养年幼的二胎弟弟?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到底是送去领养家庭,还是留下独自抚养,弟弟像一只皮球,被踢来踢去。

最后观众看到,弟弟主动联系了领养的家庭,即将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在被要求签下“再也不与弟弟见面的协议”时,姐姐犹豫了。

她放下笔,深深地拥抱了弟弟。

最后,两人真的踢起了皮球,全剧终。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导演殷若昕觉得,这是 “开放性结局”

“观众的经历和价值观,以及对剧情的感知,会决定他对结局的倾向,这也是开放式结局的魅力。”

但在一些观众眼里,姐姐没能坚决地签下同意书,这就是在 “和稀泥”,这种“强行大团圆”的和解,还不如改名叫《姐道》。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时光君有点好奇,《我的姐姐》该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事实上, 姐姐不论选择哪一方,都不是完美的选择

送走弟弟,她会被骂太过冷血,不顾手足亲情。

抚养弟弟,她会被骂窝囊无用,抗争了半天,最后还是怂了。

正如编剧游晓颖在接受采访时说:“所有的女性,无论选左还是选右,都会有人来告诉你,应该怎么生活。”

“但我们不是希望教女性应该怎么生活,所有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换作任何一个普通人,在那样的境况下,也很难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答案。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仅凭一部电影,无法改变所有中国式姐姐的困境。

重男轻女的问题延续千年,二胎之痛更是时代烙印。

至少《我的姐姐》做到了把痛苦撕开来,呈现在大众的面前。

它引爆了情绪、关注了现象、聚焦了困境。

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恰恰是让大众看到问题。

《我的姐姐》迈出的这一小步,足够勇敢,值得鼓掌。

不足之处

说完优点,我们再来泼泼冷水,聊聊这部电影的不足之处。

电影前半段中,姐姐的困境,充满了某种 略显刻意的设计感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首先姐姐从出生那天开始,就已经陷入 原生家庭带来的重重困境

因为她是女儿,而父母一直想要个儿子。

当年为了能生二胎,父母甚至还让姐姐装成瘸子,以获取二胎资格。

姐姐穿裙子转圈时别人发现,二胎计划破灭,她遭到父亲的暴打,从此她几乎**裙子。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弟弟一直是姐姐心里的一根倒刺,父母手机里的照片,只有和儿子一家三口的合影,没有姐姐。

她的高考志愿本来是北京临床医学专业,却被父母偷偷改成了家乡的护理专业,理由是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

她计划考研、离家闯荡,考研这个机会,是她人生中唯一的跳板。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一个家庭天翻地覆。父母猝然离世,抚养弟弟的责任突然落到姐姐肩上。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以上的家庭困境,已经足够压得女主角喘不过气来。

然而,姐姐还被安插了她这个年纪的女性,有可能遇到的 各式各样的性别困境

姐姐小时候,父母经常缺席,寄宿在姑妈家,被表哥当沙包打,被姑父偷看洗澡。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姐姐第一次和男友见家长,就遭遇长辈催生孩子。

姐姐当护士,看到了病人家属不顾产妇安危,拼死也要生儿子,她拼命阻拦。

至于照顾弟弟这件事,她身边的亲人没人能真正帮得上忙。

她也没有试图求助社会福利机构,寻求可能更好的解决方案。

确实,当姐姐被逼到了一个极端的困境上, 我们感受到了姐姐浓重的委屈和压抑,这份情绪很容易感染到观众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但同时,由于她充满“设计感”的剧情支线太多,没能有机地融入影片的主线情节中,这又让整个故事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而且, 姐姐的反抗,又太过理想化了

这个20岁的女孩像个刺猬一样,全身是刺,一腔孤勇。

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她喊出的金句,句句打在了 女性观众情绪的痛点上。

“我要是养他,我这辈子就完了。”

“明明做错事情的人不是我,凭什么你们都冲我来?”

“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啊。”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甚至还有更具有杀伤性的那一句,“ 儿子就那么好吗?”

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个处在如此困境中的20岁姑娘,有勇气直接硬怼长辈,甚至直接开打呢?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影片的后半段, 又让这些困境被解决得太过容易了

姐弟刚刚相处了几天,弟弟就从熊孩子,变得越来越懂事了。

仅仅6岁的弟弟,屡次说出明显不符合他年龄感的台词,甚至连姐姐生理期的时候,弟弟都能送上红糖姜茶。

姐弟俩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个收养家庭,这家人不仅大富大贵,还乐意包容他们的出尔反尔。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弟弟甚至能主动打电话要求被领养,瞬间懂事成了这样?

不得不说,这几个转折带有 明显的生硬感,现实中这样的童话式转折太少。

这只是在为最后的“开放式结局”,做更多的铺垫罢了。

套娃里的女性命运

在如今的社会,传统的和崭新的价值观,激烈地冲突着。

姐姐代表的是新一代女性独立自主的反抗精神,而姑妈代表的则是老一代女性顺从牺牲的集体潜意识。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姑妈18岁时,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弟弟。后来弟弟成家,已到莫斯科的姑妈又被召回帮忙带孩子。

她甘愿为家人奉献所有,这是她的人生准则。

姑妈牺牲了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含辛茹苦,蹉跎于一个远远低于自己期望和才华的人生。

姑妈与姐姐形成两代人的对照互通,也 将女性困境放大到整个时代语境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姑妈的一辈子,就像她买的俄罗斯套娃一样,被牢牢套在了家庭的框架里。

按照传统的家庭本位价值观,女性必须要把家庭的价值和亲情摆在第一位,而把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喜好和自我实现摆在第二位。

那些强加在一代又一代女性身上的枷锁,是男权社会给予的另一种套子。

《我的姐姐》强调的是, 套娃不必非得装在同一个套子里,自己的路可以自己走。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事实上,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也能见到这样的新旧价值观的冲突。

姐姐曾说,“姑妈你替我想想,我养他我这辈子就完了, 我也要结婚生子的。”

即使拼命想打破套子的姐姐,在潜意识里,还是会有钻进另一个套子的冲动。

女性总是自觉地、不自觉地,更多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尤其当她成为一个母亲的时候。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这种代代相传的家庭本位价值观,不仅仅是在电影里,在生活中同样比比皆是。

比如我们会问一个有娃的女明星,你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几乎没人问男明星这样的问题。

就像社会学家李银河所说,“目前,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一个现代化的, 男女人格平等的新秩序,正在形成。”

“《我的姐姐》通过一系列戏剧性冲突,为我们揭示了这个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深刻变化。”

《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每一个女性的人生,都应该有无限的可能啊!

你不仅仅是“姐姐”或“母亲”,更重要的是,你首先是你自己。

【 时 光 讨 论 】

你觉得《我的姐姐》怎么样?

请在评论区写下你的回答

-END-

烂番茄91%,这吓人剧真神

全系列评分超9.5,这才是**该看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我的姐姐》怎样结局,大家才会满意?

关键词:电影,结局,观众,困境,情绪,父母,姐姐,弟弟,家庭,女性,姑妈,我的姐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dmin#shaoqun.com (#换成@)。
我的浏览记录
推荐阅读
最新相关资讯
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 | 东南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