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娱乐网 > 电影资讯

杜琪峰:乱搞电影无法生存 我喜欢现在的刘德华

原标题:杜琪峰:乱搞电影无法生存 我喜欢现在的刘德华

杜琪峰:乱搞电影无法生存 我喜欢现在的刘德华

杜琪峰之所以成为此次影展的策展人,与他的作品和经历都有关系

杜琪峰:乱搞电影无法生存 我喜欢现在的刘德华

《七十二家房客》

杜琪峰:乱搞电影无法生存 我喜欢现在的刘德华

《花样年华》

杜琪峰:乱搞电影无法生存 我喜欢现在的刘德华

《半斤八两》

杜琪峰和韦家辉等人为代表的“银河映像”曾给影迷带来一系列经典港片,是吴宇森、徐克等人之后,香港电影的代名词。除了导演身份,杜琪峰最近也做起了策展人,他联合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推出“光影记忆——香港电影与电影中的香港”特别影展,选取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10年、跨越60年的16部香港经典电影,涵盖家庭、爱情喜剧、犯罪等多种类型,表现了不同时期香港的社会风情和城市风貌,执导者从冯峰、李铁、楚原到吴宇森、许鞍华、关锦鹏(微博),再到王家卫、陈果、尔冬升等,无一不是香港各个时期最优秀的导演。影展从10月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本周日。

这次杜琪峰之所以成为策展人,一方面因为他的个人作品有着非常强烈的香港印象,影展的开幕片《文雀》就像是他写给香港的一封情书;另一方面,他的成长经历也伴随着香港电影的兴衰往复,以及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

出生于1955年的杜琪峰,童年曾生活在香港著名的三不管地带——九龙城寨,短暂住过一年后,全家搬到旺角。由于父母在戏院工作,他有机会看了许多电影,他的童年刚好是香港电影第一黄金时代,“光艺”“电懋”“邵氏兄弟”等大型现代化制片企业登陆,并涌现出了时装文艺片、粤剧片、黄梅调电影、喜剧片、歌舞片、青春片等各种题材和类型的影片

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大厂体制由盛而衰,电视台开始了初步发展。中学毕业后,杜琪峰进入了无线电视台,从信差做起。香港新浪潮的领军人物徐克、严浩、许鞍华等人都是从无线发家,但和早早出来拍电影的他们不同,杜琪峰在电视台沉淀了更长的时间,直到1986年跳槽到新艺城后,才以电影导演为主业。杜琪峰说,在无线工作时期,他依旧会去戏院,多是黑泽明和梅尔维尔那样的日本、欧洲电影。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进入第二个黄金年代,杜琪峰替新艺城、大都会、东方电影、百嘉峰等多个公司拍摄了大量作品,其中的代表作有《阿郎的故事》《审死官》《东方三侠》《天若有情》等。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人心浮动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经济发展出现了颓势,电影工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传统的大片长制、卫星制和院线营销模式出现很大问题,制片公司趋于个性化,在美学层面上也显现出了风格化特色,这其中,杜琪峰、韦家辉、游乃海等人合组的“银河映像”便成为典型。

开幕式结束的第二天,杜琪峰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谈自己电影记忆同时,也介绍了自己最新作品《毒战》和《盲探》的最新进展。

■ 杜琪峰的选择

《文雀》

《细路祥》

《危楼春晓》

《金兰姐妹》

《成记茶楼》

《七十二家房客》

《疯劫》

《秋月》

《香港制造》

《新不了情》(电视版 电影版)

《胭脂扣》

《花样年华》

《大煞星与小妹头》

《半斤八两》

《笼民》

《父子情》

  • 1
  • 2
  • 3
  • 上一页
  • 下一页

原标题:杜琪峰:乱搞电影无法生存 我喜欢现在的刘德华

关键词:杜琪峰,刘德华,戏院,半斤八两,游乃海,韦家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dmin#shaoqun.com (#换成@)。
我的浏览记录
推荐阅读
最新相关资讯
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 | 东南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