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娱乐网 > 电影资讯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原标题: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十四年前,内蒙古大草原上,有几户游牧家庭。

歌词里的草原很美好,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唱的永远比说的好听,对于久居在草原的游牧民族而言,日子的艰辛只能自己体会。

说来就来的狂风和骤雨将他们的脸侵蚀粗糙,繁重的劳作给他们的眼睛涂抹上迷茫,大家精神干涸,每个人都很想知道草原外面是什么样子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六七岁的小毕、阿达、二锅头是要好的朋友,三个人厮混在一起,骑马、摔跤、打弹弓,再漫长无聊的日子也变得有趣起来。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有天,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神秘物件”闯进了草原。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白色乒乓球,顺着河流漂到面前,三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这是何物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日子因这个乒乓球雀跃起来。

小毕最大胆,先拿起乒乓球舔了舔,没有味道;

小毕接着问,莫非是鸟蛋一枚?

阿达和二锅头说,不存在的,鸟蛋哪有这么轻,这球是空心的!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家中大人每天忙着放牧,小毕只能问年迈的奶奶,而佛系奶奶信奉神明,给了小毕一个唯心的解释:这个球好比宝物,这是上天降下来的福祉。

尽管答案比较含糊,三兄弟还是相信了奶奶的说法。

在他们手里,乒乓球变成了夜明珠,一到晚上就捧在手里等着发光,可是塑料并非发光体怎么办?那就纯手工打造一束光!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日子一天天过去,虽然没人能敢断言这就是神物,但这颗乒乓球在小伙伴中间已经成了“奥特曼变身器”一样的存在。

流动电影院的到访,打破了草原的宁静。

小毕一伙在幕布前正看电影,画面中出现了中年男子打高尔夫的情景,高尔夫球与乒乓球形状类似,众人一看,他们苦苦研究的“夜明珠”,竟然被人打进洞,大失所望,神物的光环瞬间褪去,小毕也因此遭到了嘲讽。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电影放映员告诉小毕:这是一个乒乓球。

可乒乓是什么、会不会发光、怎么玩儿?不等小毕详细询问,放映员就匆匆离去。

又过了几天,电视上说,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中国虽然在世界乒坛有一席之地,但健儿们还要再接再厉。

三人一听,国球是什么意思?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还是阿达聪明:大熊猫是国宝,国家的宝贝动物,那乒乓球就是我们国家的球啊!

国家把球弄丢了,该有多着急!

三兄弟果断决定,走出草原,直奔北京,把乒乓球上交给国家!

可问题又来了,北京在哪儿呢?

小毕想了想,奶奶经常唱,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有金山的地方就是北京了!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就这样,草原三兄弟迎着火红的夕阳,踏着广袤的草原,两匹马、一台摩托,饿了吃两口干粮,渴了便在河边打口水,一路跌跌撞撞,走向了北京的怀抱。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这部电影名为《绿草地》,画风淳朴,拍摄粗糙,全片都是蒙语对话,很难与今天国内的十亿大导宁浩挂上钩,实际上,它是宁浩继《香火》之后的第二部作品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命途多舛来概括本片毫不过分,《绿草地》从投资到拍摄,都经历了巨**折。

原本有140万元预算,被**到了50万,可即便是这个零头,宁浩也从家里仅有的12万房贷中抽出了10万填了窟窿

通讯设备的简陋问题也在拍摄过程中凸显出来,道具师在距离驻地200公里的外经处支起了蒙古包,尴尬的是,由于通讯不畅,剧组居然忘记了这名道具师的存在,他只能面对方圆几十里的绿,靠一箱方便面维持体力,靠路过的羊倌递上的水活着。七八天后,找到道具师时,本人第一句话就是导演,我想回北京”

拍摄第三天,运送演员的面包车翻在了深沟里。一个孩子胯骨骨折,头上缝了6针;一个女演员锁骨骨折,艰苦而多舛的拍摄令剧组的又一批人员离开;

剧组换了一批又一批,最后只有寥寥数人,取消场记、当地老师做副导演,司机跨行做制片主任和场务。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但所有的外部因素都没有降低电影的拍摄效率,一天四五十个镜头是常态,宁浩甚至将拍摄过程中的尴尬变成了电影中妙趣横生的情节。宁浩后来回忆说,没人给我们拍纪录片,要是有人拍,肯定比电影本身还精彩。

其实,早在职业生涯初期,宁浩的电影就充满了人文关怀。

影片中,一路前行的草原三兄弟很快遇上了种种挫折:摩托汽油耗尽、水源被污染、天黑饿狼出动......

热情凉了半截的小毕说,怎么草原之后还是草原啊?

话毕,三人放弃前行,任务失败。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消失了一整天的小毕和阿达,到家后都被爸妈打了一顿,乒乓球也被母亲踩扁...

这个“上交给国家”的梦,最终还是落空了。

影片最后一幕,来到城里上学的小毕,推开学校的体育室门,画面外是节奏的、急彻地击打球的声音,画面里是小毕愣住的脸。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故事传达的主题,究竟在批判因地域而产生的思想落差,还是赞美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电影的艺术性毋庸置疑,尤其大赞影片的摄影和缓慢的节奏,在雾霾遍天的城市和农村,这样开阔的天地,纯净的空气,与草原融为一体的草原的孩子,真是美到了极致。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绿草地》拍摄于2004年,豆瓣评分7.7分,知名度并不高,却绝对算宁浩职业生涯的一座丰碑,经过这次灵与肉的折磨,宁浩拿到了刘德华的青年导演计划。两年后,他拍出了新千年中国最好的喜剧《疯狂的石头》,也一跃成为中国一流导演。

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宁浩本人就是大写加粗的屌丝逆袭。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锐影Vanguard编辑 |碗

?▽?欢迎转载,但一定要注明来源和作者

原标题:成为十亿大导前,宁浩曾经这么苦逼

关键词:宁浩,乒乓球,刘德华,腾讯网,腾讯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dmin#shaoqun.com (#换成@)。
我的浏览记录
推荐阅读
最新相关资讯
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 | 东南亚物流